(摄影师:卜剑)
时间很慢,爱情很远
文/郑阿木
木心先生有一首诗,里面是这样说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想,这大致是很久远的爱情吧,深刻,缓慢而纯粹。
01
爷爷走的时候是七夕,天气还很闷热。
长期卧病在床的爷爷突然喊我去买西瓜,诧异之际只听见他说:“夏天里你奶奶最喜欢吃的就是西瓜了,油绿饱满的西瓜往井水里这么泡上一个上午再捞上来,你奶奶准吃的眼睛弯弯的,特别好看。”
爷爷枯瘦的脸庞溢出满满的笑意,一旁的奶奶握着他的手,眼里有着老年时期少有的明亮,不知是眼泪,还是幸福的光芒。大概爷爷已经忘记了这是一个有冰箱的时代了,不用再费尽心思地将西瓜泡在井水里了,但是他依旧记得奶奶笑起来时,眼睛弯弯的,特别好看。
那晚,爷爷走了,与我们,与奶奶天人永隔。也许此刻的牛郎织女正在鹊桥上互诉情意绵绵,世间情人借此良辰相拥亲吻,但我私心地觉得这真是个伤感的节日。
02
爷爷走了,奶奶却比我们每一个人都平静。她静静的地紧地握着爷爷的手,叨叨絮絮地说着话,仿若爷爷并未离开。我在旁边,泪眼婆娑之际看见奶奶平和而沉静的脸,有些许不能理解。
隔日,我开始整理爷爷的遗物,照着本地的习俗,老人已逝,所有生前东西都交于一把火,烧毁。奶奶倚在门框,看着我,看着爷爷留下的东西,忽然溢出一声不大不小的叹息。我抬头看她,这是爷爷走后我第一次从她的眼里看见这样的情绪,眷恋,悲伤。
“你爷爷是下乡的时候跟我认识的,那时候我不过是个十几二十的姑娘,他也是个意气奋发的年轻人。没想到转眼间,转眼间……”奶奶没有再说下去,我真切地看到她的眼里蓄满泪水,我猜她可能想说转眼间,却已是天人永隔,却不忍再说。
她用瘦弱的手擦了一下眼泪,想说些什么却也没有再说,深深地看了一眼我正在整理的东西,佝偻着腰,一步一步地离开了。我蹲在地上,那一刻,觉得很难过,不只是为爷爷的逝去,也是为奶奶从今以后只能一个人继续的爱情。
03
那天,我从爷爷的遗物里发现了一个老旧的盒子,虽然老旧,却保存的极好。小心翼翼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大沓信件。
时年二十的我,早已习惯在纷杂繁乱的世界里拿着手机,乘着高科技的顺风车,语句飞快地向他人传达自己的需求与情感,猛地一见这样有时代感的信件,有些脑袋发懵。信件的开头都是“见字如面”,草草看完一封,惊觉这竟是年轻时期爷爷写给奶奶的书信,大抵也应该称之为情书吧。
我索性把所有书信细细看完,发现里面记录大多为生活琐碎,十分平常,也有那么几封是情意绵绵仿若无绝期。那么久远的信件,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它们却被放在时光里好好珍藏,我不禁泪目。
平日里他们俩也斗嘴,也吵架。但爷爷每次出门还是会很大男子般地提过奶奶手中的东西,每次散步依旧十指相扣,每到夏天他总是会走很远的路,去买那一家最甜的西瓜回来,每次看着奶奶笑得眼儿弯弯,他的嘴角也总是会有藏不住的笑容。
大概这是爱情和生活最好的结合吧。当年轻时的轰烈过去,余下平淡的生活,两人依旧有着最初的爱恋,不被琐碎泯灭,不被死亡带走。
04
那天,我把箱子里最底部的一首诗在奶奶的塌前念给她听,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爷爷给她写的情诗:
钗头凤,初见
这一刻
天边蓝
春光漫野水涟涟
行舟处
空依船
那日追恋思红颜
恰似薄烟
无力续缘
烦
烦
烦
越秦川
翻岭南
干里人生相聚难
街角口
约相见
佳人谈笑念留恋
酒邀夏山
痴情何还
欢
欢
欢
那一晚,奶奶抱着那一沓信件,哭得像个小孩子。我想她可能是想到了那些久远的青葱过往,以及,那个已经离开了的人。
那是爷爷写给奶奶的第一首诗,在多年后依旧被心爱的人拿在手里细细品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到现在,我依旧清楚的记得,爷爷写给奶奶的最后一首诗——《江城子,七夕》。这首诗,在他离世后的第二天,在他们住的小院子里,被奶奶泪中带笑地轻轻读出:
江城子,七夕
风雨羊城涤透天
小塘满
千叶散
败花残月
跌宕浮流年
流年万古隔星汉
东哀唤
西顾怜
暗喜平淡陋庭院
忙里闲
不羡仙
半生人好
皎星何堪言
水案对酒难尽欢
红朱颜
醉无眠
不过一二分钟的时间,我却仿佛看到了他们几十年的爱情:那样坚定而缓慢,那样深切而永久。我开始明白所谓爱情,可以经历时间的洗礼,忍受风雨的磨砺,多年后,白发苍苍,皮肤枯皱,却依旧可以十指相扣,相视一笑,眼里都是彼此年轻的模样。
窗外,月压枝,孤鸟飞。时间很慢,爱情很远。
作者简介:
郑阿木 ,本名郑苑,广东潮州人,97年的准大三学生。 对未来时常迷茫,崇尚简单,喜欢文字,也相信文字有其温柔的力量。
戳我!戳我!!戳我呀!!!☝
主办单位:玖禧愛文化
承兴文化 传递价值
长按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留言和点赞在下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