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这是清末民初珠村举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生动地记录了旧时珠村乞巧节的盛况。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又是一年七夕节,珠村明德堂里张灯结彩,巧姐们兴致勃勃前后张罗,浓浓的七夕氛围萦绕四周。位于祠堂中庭的乞巧供案上,上百件微型工艺品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



除了传统的米花、谷花、斋塔、牌坊、鹊桥等作品散发着浓浓的农耕文化气息外,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主题作品“致敬最美逆行者”“垃圾分类靠大家”等更是让前来“睇七娘”的市民游客眼界大开。



珠村“迎七娘”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一举行,即迎接七仙女下凡,表达对七仙女的虔诚之意,同时为亲朋祈求生活幸福美满、工作顺风顺水等,是珠村特有的习俗,也是乞巧节前的民间开幕礼。


上午十时许,“迎七娘”仪式正式开始,祠堂内青烟袅袅,巧姐们准备好香案、供台、火盆等用品准备行礼。闻讯而来的市民游客们争相围观,架起长枪短炮在最佳拍摄点准备就绪。
在优雅的古乐伴随下,两位主礼嘉宾踱步而出,玉女门手捧瓜果饼酒,姗姗而来。献礼敬茶、焚香祈祷,传达虔诚祈福之音、营造天地谐和之境,热烈祥和,寓意深远,充分体现自古以来中华女性对心灵手巧、勤劳智慧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传统摆七娘、睇七娘、拜七娘、七夕游园等线下非遗文旅活动项目的开展将面临新的挑战。本着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宗旨,作为主会场的珠村,将开启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活动举办模式。



一是确保传统习俗的根不断,质不变,最大程度的减少疫情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二是取消聚集性的动态七夕游园、七娘饭活动,保留静态的摆七娘,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展览活动,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三是精简规模,将以往的六台乞巧供案浓缩在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场所珠村明德堂进行展示。
8月21日在珠村明德堂呈现的正是集珠村巧姐集体智慧的一台“大七娘”,是广州乞巧文化节举办15年以来,珠村首次实现的六个团队大拼盘。

乞巧节期间,除了在珠村明德堂持续开展摆七娘、拜七娘等传统活动外,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也向市民朋友免费开放,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以乞巧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实物与数字场景相结合的形式,生动的再现乞巧春秋的历史与传承。




据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2020年广州乞巧文化节活动将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开展十大乞巧系列活动。
8月21日至26日,王者荣耀中国节·七夕节主题新文创活动、粤传承·巧夺T工、美学生活主题日、光爱2020·广州乞巧文化光影秀、游艺至善·乞巧文化艺术展、乞巧文化新体验——华南植物园、乞巧文化云展览、“缘聚天河·情定七夕”青年联谊活动、点亮广州塔等活动将接踵而至,邀您一起畅享今年的乞巧文化盛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