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封信:有些情怀,要在繁华落尽才能体会

第五十六封信

文/书萱

 

先生:
小雪,下雪了。
 
风不吹的时候,心也静下来了。
北方的冬天,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凛冽呼啸的寒风。更多的时候是落了叶子的树,那些单调而萧索的枝干,呈现出这个季节独有的枯木之美。
 
若是偶有雪或霜使它们的枝条变成银色,对着朴素的天空,便成了永不厌倦的奇迹。
 
一年之中是要有这样的季节的,走在被风刮过的灰色的天宇下,落叶树不同于其它季节的表情,萧瑟的寒冬开阔了视野和心境。
 
也难怪那么多文学大师,描写秋冬,多是在北方。“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冬日更甚。
 
我仍在北方写一封顺应季节的信,写小雪的净与白,写它不带脏字儿,没有欲念。万物无声于这场雪。
这冬日的安静,似乎静在骨子里。
 
我喜欢的纷纷而来。
收音机里断续放着戏曲,窗外雪厚厚地堆着,窗台上像是铺了温暖的棉花,窗格子显得加宽了,玻璃上结了冰纹,光线暗淡而恬静,更加强了屋内舒适恬淡的感觉。
 
我的祖父生前很喜欢看戏,咿咿呀呀的剧目,虽不懂却从小喜欢。看戏的人必然看过青衣,《汾河湾》中的柳迎春,《大登殿》中的王宝钏,《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白蛇传》里的白素贞,《铡美案》里的秦香莲,《文姬归汉》里的蔡文姬……在这样的冬日,更显得生动而丰盈。其实,青衣不似我们平常理解的那样单薄,在舞台上那个“青衣”的艺术形象背后,似乎还有一群女子,一种文化,一段时代,一个梦想,值得慢慢体味。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照一面镜子,反照一面风月宝鉴,哪怕是三天呢。它真是一个宝物啊,让我有承受苦痛的勇气,甚至庆幸自己一直在克服人性的弱点,直面镜子的反面,看遍世间冷暖,咽下苍茫风沙,让我誓做良人,吐出珍珠。而正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面对自己不愿意面对的,反复磨砺自己,才能体味到后来的幸福,只是看你愿意接受什么了。
 
只有每年的这个季节,我愿意把身体和思绪一起交给落日。任何一时的落日都不如北方严冬的落日,在山水之间陡然地悬挂其中,安静到长时间无声的告白,这一刻似乎无人可以介入其中。它不同于海日的橙黄,湖日的嫣红,山日的逼仄,它安静与婉转,更有看尽人世沧桑的冷艳之气。
 
有些树,要等到叶子落尽,才让人惊艳。有些情怀,要在繁华落尽才能体会。
 
以冬之名,历经世事沧桑,仍觉人间值得。
2020.12.6
 
 
sale
历经世事沧桑,仍觉人间值得
 

“ 爱,是一种信仰。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右下角“在看”哈!
约稿、投稿请加微信:yichun_2018

推荐文章